圖1:任浩英「my little hero」。
圖2:廖家豪「cheese in the marble」。
圖3:李伯元「橫躺的山」。
圖4:葉權賢「大地之母」。
圖5:吳奕璇「微笑喵喵」。
圖6:王思婷「脊」。
圖7:馮翊迪「穿越」。
圖8:林恩丞「貝」。
圖9:魏宏洋「生命之源」。
(記者謝宗璋/攝)
2024-10-13 / 記者 謝宗璋 / 更生新聞報導
任浩英「my little hero」
◎韓國幕山美術館長任浩英的作品造型是陪伴她人生多年的愛犬,總是跟著她形影不離,卻意外遭蛇咬傷,送醫救治仍回天乏術。雖然感傷,但她相信牠永留在心裡,這次她首次以石雕為愛犬創作,初嘗手敲雖陌生,但跟著石頭靈魂引導最終摸索出創作方式。她決定把作品捐給花蓮,讓愛犬留在好山好水中自在悠遊。
廖家豪「cheese in the marble」
◎來自澳門、現居臺北的廖家豪在大學時就曾接觸手敲,他已是駕輕就熟。但這次創作他並未預設,而是即興發揮,保留石材原本平整切面的塊狀造型,以剝開的「引號」解放藏在大理石裡的「起司流沙」;他也保留手感肌理和慣用的鏤空意象。他說,這次在優美環境創作能以放鬆心情恣意發揮,更有專業石雕家在場能盡情討教。
李伯元「橫躺的山」
◎來自臺北的李伯元結合旅行各地看山的經驗,把自己內化為大自然,把鑿刀當作是不可見的自然力量,山則象徵自然形態的變化,以橫躺的頭像結合山脈的形象,地心引力就如同橫躺下的重力感,象徵大地與身體感的融合;手敲對他來說就像是在挖掘更多驚喜,每次雕鑿都看見不同的形態變化。
葉權賢「大地之母」
◎花蓮石雕藝術家葉權賢運用不同以往的敲擊手法表現石雕的不同質感,敲擊過程充滿許多不確定,尤其手敲容易造成石材無法預期的崩裂,雖對體力和耐力的考驗大,但他認為通過更多手感的對話,更能體現創作者與媒材的共生關係。他期待藉由作品喚醒觀者對大自然生態的關注,故以手敲用鑿面大小呈現肌理的自然變化。
吳奕璇「微笑喵喵」
◎花蓮石雕藝術家吳奕璇是雕塑本科出身,有擔任獸醫助理的經驗,讓她的作品總是有各種可愛動物。然而這次初嘗手敲又遇上易崩裂的貝殼化石,逐漸偏離原本設想的圓潤造型,她轉念順應石頭的「脾氣」一百八十度改變,把握這次能與同齡同儕難得同聚交流的機會,彼此互助讓她最終順利完成滿臉笑容的俏皮可愛貓咪。
王思婷「脊」
◎現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的王思婷,保留手敲質地,雕刻一座花蓮常見的山脈,更巧妙結合狗蜷縮安睡的姿態,狗的脊椎成為山脊,呈現作品穩如泰山的定性。她說,初次參與戶外創作營,與其他創作者有更多交流機會,尤其身為創作資歷最年輕者,感受到前輩藝術家們的多方照顧,都不吝向她分享經驗與技術。
馮翊迪「穿越」
◎花蓮石雕藝術家馮翊迪的作品是以古代石秤為造型發想,但在包覆表面的手敲創作留下的粗糙肌理中,他以細膩的手敲勾勒出一抹古代雲紋,如同作品取名為「穿越」,讓觀者感受穿越古今的時間與空間。這次手敲創作營讓他深刻感受到石雕藝術可以拉近與民眾的距離,也有許多前輩藝術家爭相拿起工具回味傳統技法。
林恩丞「貝」
◎花蓮石雕藝術家林恩丞以石材雕刻出古代貨幣的貝殼,不過這次初嘗手敲又遇上比想像中還堅硬的泰國紅化石,甚至容易崩裂,他嘗試運用五種不同工具,彼此也會交換使用,但在敲鑿中也發現驚喜感,體會手敲樂趣。他說,每天都有民眾來交流,除了民眾會猜想作品造型,也主動邀請大家撫觸貝殼凸點使變得光亮。
魏宏洋「生命之源」
◎花蓮石雕藝術家魏宏洋的作品形態彷彿是一股清泉從地底湧出,向上茁壯開出花朵
,象徵生命的誕生與源頭,展現自然的美麗也反映出生命的力量與韌性。他說,手敲無法細緻卻能呈現手感,藉由凹口和凸起呈現自然變化的雕刻肌理;手敲過程讓他感受到石頭不只有一個面向,用不同工具、手法也會有不同效果。